Carl Zeiss 首篇

Zeiss Trade Mark
Zeiss Ikon

因緣際會下,去日本途中不小心買了台中古的Zeiss Ikon,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德鏡系統;說到德鏡就無法不提到Leica 和 Carl Zeiss這兩家公司,這兩家公司的歷史,可以直接說就是相機的歷史。因為使用Zeiss的鏡頭,就先從Zeiss的歷史開始說起,有機會再介紹另一個相機巨擘-Leica。

【Zeiss光學史】這篇引用:梅亭過(林士強,發表本文時為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學生)的文章。內文經閱讀擷取其精華並加上一些個人的見解。
翻開這近百年來的光學設計史,彷彿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蔡司史,幾位大師級的科學家,如 E. Abbe, P. Rudolph, Otto Schott, H. Harting, C.P.Goerz, L.J.Bertele..等等都是光學設計史上的關鍵人物。 十九世紀末Robert Koch 博士利用蔡司顯微鏡發現桿菌是導致結核病的原因。1911年挪威探險家Roald Amundsen首開 人類踏上南極大陸,他用蔡司望遠鏡看南極大陸。大到人造衛星的空照鏡頭,小至眼鏡玻璃,Zeiss 對各種光學玻璃的 製作乃至光學設計上的突破,都在在的顯示她對人類科學的貢獻,成就非凡。

【蔡司的沿革與戰後的發展】
Zeiss 成立於1848年是由Carl Zeiss所創立,後來陸續加入了E.Abbe及Otto Schott兩位重要的人物。E.Abbe 是物理學家,專攻光學設計,而 Otto Schott 則是化學家,專攻光學玻璃的製作。寫到這裡,讓我想到其實鏡頭設計的好壞最主要的兩項關鍵,便是鏡頭設計與鏡頭上面的鍍膜,Zeiss鏡頭最引以為傲的便是T*的鍍膜,不得不佩服當初德國人就能夠了解到鏡頭鍍膜對鏡頭重要性的認知,一談到Zeiss就一定得從產玻璃的義拿鎮(Jena)談起,Jena是位於前東德Thuringia 省的一個中型城鎮,人口約十萬。早在十九世紀北普魯士帝國時期,光學的種子便在此地萌芽。當時的光學工業仍看不到遠景,E.Abbe受普魯士政府贊助,從事研究,如果說Zeiss會有今日卓越的光學表現,我個人覺得E.Abbe及Otto Schott這兩位巨擘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接著,一次世界大戰開始,1944年英美聯軍由西歐向德國挺進,而蘇聯紅軍則東面夾擊德國,大戰末期,Jena鎮幾乎被聯軍轟成平地,1945年初,一支美國陸軍先遣部隊,首先奉命開入Jena,美國將領明白Thuringia省正被紅軍包圍,Jena 不久也將為蘇聯當局所控制,因此決定協助 127名 Zeiss的科學家與工程師迅速機密撤往『德西美國佔領區』(U.S.Zone),不久紅軍抵達Jena後果然立刻將Zeiss 廠所有機器查封為戰爭補償物資,並將一部份留下來的科學家用飛機運回俄國為俄國光學工業效命數年之久,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今天俄國的光學在世界上也算優秀,我想這批人或許就是關鍵吧!
1948年在美國的協助下,Zeiss 在西德司圖加市(Stutt-gart)東側的小鎮Oberkochen成立西德蔡司公司,成立初期仍無法利生產光學玻璃,完全必須仰賴東德進口;但隨著 Schott公司在西德的復廠,旋即獨立生產,時間大約是1950上下。 隨著國際局勢的對立,東西德這兩家公司也曾為 『Zeiss 』這個老字號在市場上的獨佔使用權而訴訟多年。冷戰結束柏林 圍牆倒塌,東西德統一,這兩家公司也終於同意合併。
或許有很多人認為,目前數位相機是日本人的天下,這句話我也不否認,但是接觸攝影許久的人都知道,數位在顏色的表現方面,依然沒有底片表現的色彩漂亮,而攸關底片拍攝出來顏色和成相的表現,鏡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而鏡頭設計上,不可否認的,日本的廠商(CANON、NIKON 等)還是不是德國鏡頭設計廠商的對手。用一個最簡單的比喻好了,若是日本鏡頭是林志玲雖然漂亮,但是卻沒有一種特殊的韻味,德國的鏡頭有點像張曼玉或是關之琳,除了美麗外多了些韻味。

如果看完上面的文章,對於Carl Zeiss有興趣,可以到看看Wikipedia 介紹的卡爾·蔡司

留言